不同堆肥体系中重金属污泥理化性质变化显著,相比重金属污泥单独堆肥t0,添加稻壳炭增加了t1—t3中污泥的ph、ec(p<0.05),但降低了污泥中toc浓度。而蚯蚓与稻壳炭联合堆肥(t4—t6)显著降低了污泥中ph和toc(p<0.05),却增加了污泥的ec(p<0.05);同时,处理组t4—t6中ec高于处理组t1—t3中的ec(p<0.05),并且t4—t6堆肥后污泥中ph和toc低于处理组t1—t3中的ph(p<0.05)和toc(除t6的p>0.05)。由此,对比污泥单独堆肥,稻壳炭添加入堆肥体系,虽起到增加堆肥污泥ph、ec和降低toc作用,但随蚯蚓和稻壳炭的联合处理,一方面增强了原来处理效应,增加ec和进一步降低toc,但却显著改变了堆肥体系ph(由增加变为降低)。
本研究中添加稻壳炭堆肥增加t1—t3处理组的ph:一方面由于稻壳炭自身碱性物质的释放,随着稻壳炭比例增加,处理组ph上升;另一方面可能是污泥中微生物将有机氮氨化生成了氨气引起ph的升高。ec是反映污泥中无机离子含量的重要指标,生物炭能够改变基质的结构,增强微生物活性,从而加快有机物降解,使得ec值不断上升。这与本研究中添加生物炭污泥堆肥后ec上升的结果一致。然而,t3处理组添加8%稻壳炭ec下降,生物炭会对水溶性盐类产生吸附效应,使得ec下降。t4—t6蚯蚓-稻壳炭联合堆肥处理组ph下降和ec值上升,是由于蚯蚓和微生物的活动产生了co2和有机酸,同时,有机物质分解产生的矿物盐(磷酸盐、铵、钾)和无机离子等,但其中ec呈下降趋势可能由于稻壳炭比例增加吸附作用增强的原因。试验结束后,稻壳炭单独堆肥污泥除表面为淡黄色外,内部颜色发黑,臭味比较明显,稻壳炭-蚯蚓联合堆肥污泥颗粒性状明显,臭味淡,且toc含量明显下降,这是蚯蚓处理污泥过程中一部分toc因为呼吸作用作为co2损失,另一部分碳源被微生物和蚯蚓所吸收。
堆肥污泥养分变化
对比重金属污泥堆肥t0,添加稻壳炭处理组t1—t3降低了污泥中tn的质量分数,分别下降了10.64%、16.81%、1.21%,但是提高了重金属污泥中tp的质量分数,分别上升3.48%、5.15%、3.96%;稻壳炭-蚯蚓联合堆肥t4—t6中tn和tp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污泥堆肥t0和稻壳炭单独堆肥t1—t3(p<0.05)。由此,稻壳炭添加入污泥堆肥,可降低tn质量分数,提高tp质量分数,但随着蚯蚓的添加,联合堆肥体系中tn和tp质量分数均被蚯蚓显著地提高了。
堆肥后污泥有机氮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矿化,转化成硝态氮最终生成氨气释放到环境中,因而对比t0处理组,处理组t1—t3中tn的浓度降低,且添加4%的稻壳炭堆肥效果最为明显,氮素降低最多,这与谢胜禹等(2019)在堆肥中添加3%的生物炭时碳素损失高于其他添加比例的结果相似。tp增加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堆肥的浓缩效应。稻壳炭-蚯蚓联合堆肥(t4—t6)提高了重金属污泥中tn的质量分数,一方面是蚯蚓的活动增强了微生物对氮的矿化作用,使有机氮转化为硝态氮保存在污泥中,另一方面活动中蚯蚓分泌的粘液、尿液等也会引起总氮的增加。与t0比较,蚯蚓处理后,污泥中tp的增加,有学者把这种增加归于有机质的矿化、细菌转化和蚯蚓粪便中磷酸酶的活动。处理组t6中tn、tp低于t5可能是污泥中添加比例为8%的稻壳炭是蚯蚓的活性低于添加4%比例的稻壳炭。